您当前的位置:聚焦 >  >> 正文
逛外滩、进大学、和大学生们一起做社区规划,这个公益暑托班带“小候鸟”们看上海

时间:2023-08-11 17:58:05    来源:文汇报

回忆起日前第一次到外滩参观的场景,今年13岁的周世博依旧很激动。

“不止是外滩,我们还去了江南造船厂、上海电信博物馆,还去Sophia老师的母校——上海纽约大学参观了!原来大上海这么美!”每年寒暑假,他都会从河南驻马店的老家赶到上海来和在此务工的父母团聚。然而,过往每每和家乡的小伙伴们谈起上海,一种陌生又熟悉的感觉总会提上心头。“爸爸妈妈工作忙,我们很少有机会一起出去看看。”周世博的经历很有代表性。

在这个暑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今年暑期,在浦东新区东明街区发展中心组织的商户子女爱心暑托班里,周世博和其他“小候鸟”们有了一次不一样的看上海、看街区的体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以及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生们化身“小老师”,带着他们体验设计课、主持课、阅读课,拓宽知识面的同时进一步融入了这个父母为之奋斗的城市街区。


(相关资料图)

参观上海的知名景点和博物馆、去街区的店铺体验不同岗位工作、为父母工作的商铺录制介绍导语,和大学生志愿者们一起设计街区、阅读双语绘本,还与来自上海纽约大学以及复旦大学的教授们有了一次面对面接触的机会......这些新鲜、丰富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收获颇丰,大学生志愿者们同样感触颇深。

来自上海纽约大学的志愿者江紫炘(Sophia)家人均在纽约,今年暑期是她首次留沪参加实践。从最初的害怕讲不好绘本,到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带着大家读通一本双语绘本,江紫炘收获的不仅是自信,也有对教育工作的深切感悟。她说:“在和小朋友们接触的过程中,她们向我倾诉了作为留守儿童的烦恼,也传达了和父母团聚的快乐,让我感受到看似微小的志愿服务也可以点亮别人心中的一盏灯。这些从暑期实践中得来的收获,和教授们教授的专业课,同样珍贵。”

“学校放假了,父母忙开店,孩子没人带。趁着暑假特地来上海的小候鸟们却无地可去,很多孩子就是抱着手机过一整天。”窦己尧是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

今年初,他曾参加过东明街区低碳生活节活动,当时便为社区活动的影响力所打动。今年暑期,他再次回到街区,在暑托班担任“小老师”,带着孩子们体验小小街区规划师工作。“这些小朋友均为附近商户务工人员子女。但是他们对父母的工作,商铺对街区的影响知之甚少。甚至有近一半人从未去过外滩。”窦己尧介绍,为了让小朋友们了解社区、融入社区,发展中心专门设计了专门的课程,带着孩子们做街区沙盘。充满创意的双语版立体沙盘地图,发挥想象力的手工涂鸦......孩子们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窦己尧说,尤其令他感动的是,孩子们满脸骄傲地指着沙盘,介绍父母工作的场景。“将来,我也希望通过专业技能助力街区规划发展,让更多外来务工人员也能感受到社区发展带来的幸福感。”

东明街区发展中心工作人员陆佳毅介绍,今年暑期,“街区创变计划”将为超过20家商户子女提供超过400人次的半日托管服务。“我们希望通过连续五期的公益课程,让孩子们在街区创变计划中结交新朋友、体验各种别致有趣的活动,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和生活技能。”

作者:吴金娇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受访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